司思logo

來過司改會辦公室,大概對於整牆的司改雜誌並不陌生。時光推進,走過司改雜誌中那些過去改革的歲月,我們未曾止步。

隨著司改會投入的工作項目日益增多,攤開現在內部工作會議的議程,光北部辦公室包含法案政策跟個案就共有20個組別,除了司改會這麼多的法律議題、政策、個案之外,我們還希望讓大家看到背後這群相信改革、努力實踐的人們,他們的身影與故事。

適逢疫情期間無法辦實體活動,電子媒介對於訊息的傳播更加重要。於是決定重啟電子報。沒有主編也沒有責編,靠著各個部門在份內事務以外時間抽空帶著志工完成,希望帶給大家軟性的司改之思,給大家更多不同的故事。

訂閱

在這第一季的最後一期電子報中,我們收錄三篇文章,記錄了2023年這特別的一年,全球疫情解封後國際移動的片段。讓我們與這樣變動的世界,一起走下去。

2023.12

每個月,司改會都收到將近200封來自監所的信件,也持續提供收容人權益手冊協助受刑人。但監所收容人人權侵害的事件,在尚未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的台灣,仍不斷發生⋯⋯

2023.09

透過策展人、教師與在台港人三方的視角切入,帶我們從社會運動走向展覽再走向教育現場最後回到運動本身,「休止符/REST——高仲明攝影展」它不會只是司改會舉辦過的一場展覽⋯⋯

2023.06

「邱和順、林坤明、吳淑貞、吳金衡、林信純、朱福坤、黃運福、鄧運振、余志祥、曾朝祥、陳仁宏、羅濟勳」12個屈侮挫敗的名字,經歷著台灣最殘酷的司法刑場,在11名被告一一關押出獄,最執拗、不願向司法低頭的邱和順,仍受到死刑關押,至今已35載。

2023.03

在這場台灣刑事司法史上相當重要的改革拉開序幕之前,本期電子報訪談三位分別在模擬法庭擔任國民法官、鑑定醫生與觀察員的法庭先行者,一同為大家開箱「國民法官」,從這些「實作」的經驗中,探照通往國民法官的道路,讓我們一齊裝備好,齊身走進法院!

2022.12

方少威,今年73歲,我們都稱呼他為方伯伯,在台獨自照顧112歲母親,因為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》及相關許可辦法中不合理的規定,至今無法申請定居,他因此展開多方陳情與法律上救濟。他的案子,即是舊法下被大法官不受理的案件之一。

2022.08

平反之路,鋪磚前行,打官司、寫書、拍紀錄片、跑講座。是敬鎧,讓素昧平生的生命串連在一起,有了共同的目標。有些人仍與我們相伴,也有人先行離開這個世界,但閉上眼睛,我們看得見每一個慈祥的面孔。

2022.06

19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,可以說在他們年輕歲月裡,見證了這樣的孤立與掙扎、壓抑與抵抗。司改會救援的冤案當事人中,有四位在這樣的年代下出生。本期司思電子報,我們想帶大家聽見他們心中或許有些年代感,但充滿感情的思念的旋律、痛苦的聲音。

2022.04

他們究竟是一群怎麼樣的人?過著怎麼樣的生活?如何做決定?一旦開始,就無法中斷——愈討論似乎就看到愈多問題的人頭詐騙問題,架上長鏡頭來觀察,我們會看見什麼?本期電子報共有四篇訪談,包含律師的分析、被跨國戀感情詐騙者、智能障礙者、精神障礙者的故事。

2022.02

我們從街頭上最常見的人頭犯罪出發,試圖理解無家者的危殆生活遇見司法之後的狀況。進而,照見鉅觀層次中,也許不只有新自由主義的社會環境,還有國家怠於履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下適足生存權的痕跡,並看見司法系統未竟的功課。

2021.12

這期的司思電子報,我們介紹到兩位畫家,並從他們描繪的世界,看見對台灣、對司法、對正義的想望。也從司改會前同事的角度,側寫她眼中在募款季忙碌穿梭的身影—那位俗稱「老蘇」、與畫家們長年交陪的募款經理蘇建和。

2021.10

夏日到了尾聲,本期司思電子報收錄了司改會志工們的司改片單,有來自韓國、比利時、美國、冰島的作品,有全虛構劇情片、真實事件改變的劇情片、也有紀錄片,可以看到人民參與審判、偵查不公開、國家暴力、冤案等議題。

2021.08

如果要說,什麼是屬於這個時代邱和順救援團隊獨特的樣貌?
我想用策展的方式,讓更多人不要遺忘還在等待平反的邱和順,這樣既潛靜、又活潑的一面,以及背後既小心、又大膽的努力,很值得被記錄下來。

2021.06

324事件後續這些訴訟提醒了我們,縱然是已經民主轉型的國家,追求民主法治的路仍非一帆風順。眾聲喧嘩過後,往往是一連串的遺忘,但記憶的承接者,也參與記憶形塑的工程。當我們參與記憶,我們便留下痕跡,也成為痕跡。

2021.04

微罪撤銷假釋專案關注的,不是「真實無辜」,而是一群確實犯罪,卻遭到「輕重失衡」刑罰處罰的人。他們是「遙遙無期的更生路」系列裡的故事主角,以及更多我們來不及寫出他們的故事,但曾進入人間垃圾場一般境地的受刑人。

2021.02

沒有歷史的人沒有未來,司改25週年的最後一期電子報,我們準備了五篇文章,志工協助訪談了司改老中青代,讓我們透過這些個體的斷代史,回顧司改會的歷史與改變,並共同期盼未來這裡更能包納改變,也造成改變。

2020.12

法治教育的本質,是對話。對話勢必不會完全舒適,願意進行對話的人,往往具有謙卑、願意接受質疑、卻同時願意做出艱難的價值判斷的特質。本期電子報準備三篇文章,讓大家看到有哪些老師、實習生,用什麼方式跟司改會一起努力。

2020.10

想到司法改革,很少人會覺得它跟社工有關。但真的無關嗎?透過社工督導、社工實習生、兼職社工的眼睛,即便可能不完整,希望能透過本期電子報,稍微帶大家瞥見法律倡議團體裡社工的身影。

2020.08

漫長的監所時光中,每個去探視阿順的人,阿順都會給一個號碼,代表是第幾個來探視的。這個暑假的實習生去探視時,號碼已經到408號。本次《司思》第二期,採訪到兩位長期默默關心阿順的志工。

2020.07

第一期電子報,準備的時間橫跨「323佔領行政院案」宣判前至後,我們訪談了323佔領行政院案其中三位被告,我們要帶大家看到的,是跟義務律師團一起走了六年半的訴訟之路,323佔領行政院案被告的身影。

2020.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