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冤」這個字,如同一隻兔子被關在罩籠中,找不到出路、無法掙脫。冤獄受苦者,就像被司法誤抓的兔子,受傷而屈敗、有苦難言。
1987年年末兩起駭人聽聞的命案震驚全台,11月女性保險業務員柯洪玉蘭,遭強盜分屍在苗栗竹南被發現,接著12月,新竹小學生陸正遭綁架撕票,頓時,竹苗地區人心惶惶。剛經歷解嚴的台灣,警方亟欲穩定社會秩序,破案也勢在必行,然線索的不清,使新竹警方陷入了困局,而在1988年台北市刑大接獲密報,指證邱和順等人涉入命案,在證據未清、陸正屍體未尋,警方隨即逮捕邱和順等12人,經過偵查階段的不當刑求、取得自白以後,明有眾多證據顯示自白並不實在,然警方即草草宣布破案。
「邱和順、林坤明、吳淑貞、吳金衡、林信純、朱福坤、黃運福、鄧運振、余志祥、曾朝祥、陳仁宏、羅濟勳」12個屈侮挫敗的名字,經歷著台灣最殘酷的司法刑場,在11名被告一一關押出獄,最執拗、不願向司法低頭的邱和順,仍受到死刑關押,至今已35載。
這期的司思電子報,我們重回竹南,試圖在地方的記憶裡,為「冤」者揭開壟罩的鐵籠,從同案被告林坤明大哥的敘事裡,聽見冤屈的悲鳴、再從為正義而發聲的新竹吳姓退休刑警,說出被粉飾的真相,最後,我們找到竹南在地的居民與青年,從不同的世代的眼睛裡,看見這快被時代遺忘的歷史。
盼望在這些深刻的對話裡,那些過往被沉默與被代言的,能如竹南的大風,吹起浪潮,讓海旺迎來天光。